我们在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的时候,金融机构会让我们认证通话详单,那么,金融机构读取通话详单除了作为一种把控逾期的手段,还能从中看出什么信息呢?今天卡哥给大家解析一下通话详单中的秘密!
实名认证: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要求借款申请人填写自己实名认证的联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张冠李戴。卡哥记得之前出现过这种事:借款人张三和借款人李四为了骗贷,互相交换的手机号码去申请贷款,张三预留联系人填写李四的朋友,李四预留联系人填写张三的朋友,后期出现逾期,金融机构联系预留手机号码,发现借款人竟与预留联系人“素不相识”。
入网时长:一般金融机构要求借款申请人手机入网最少要有三个月,入网时间越长越能代表申请人的稳定性。
通话频率:从通话频率中可以分析出借款人是否和工作性质相吻合,如果申请人每天通话频率十分频繁,那么申请人大概是从事销售性质的工作;如果申请人每天的通话频率只有早、中、晚三个时间段,那么申请人大概从事于不让带手机的工作,比如工厂;如果申请人通话频率很少,10多天才打一次电话,那说明这个号码是“小号”或者申请人没有交际圈。
通话号码:从通话号码中可以分析出申请人的朋友圈,假设你通话频率最高的联系人贷款逾期未还,那么金融机构可能会把你和他划为同一类人——潜在的“失信人”,从而拒绝你的借款申请。
通话地点:从通话地点中可以分析出申请人是否异地借贷,比如你在北京工作生活,突然有一天你去上海申请贷款,上海的金融机构通过调取通话记录发现你之前的通话均是在北京,那么金融机构为了预防你以后逾期无法在本地找到你,肯定会拒绝你的申请。
展开全文
免费查询大数据办法:关注公众号“卡e帮”,回复关键字“大数据”,即可查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