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里,主角挂掉可不是什么稀罕事。天龙里的萧峰,豪气冲天为了天下苍生,自尽而死。射雕英雄郭靖,虽然在双雕是美好结局,但在倚天中也曾一笔带过,郭靖和黄蓉最后身死襄阳。你可能会问,乔峰是因为身份桎梏,郭靖啥也没有,为啥金庸非得把郭靖写死呢?
神雕里曾有一幕,郭靖跟杨过聊天时说:"过儿,我知道自己可能守不住襄阳城,但我还是得守下去。"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悲壮?郭靖明知道可能会输,还要死守,这不是找死吗?
郭靖为啥非得守襄阳不可?是为了名吗?显然不是,郭靖这人从来不在乎虚名。是为了利吗?更不可能,郭靖一生清廉。那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百姓。郭靖知道,如果襄阳失守,多少无辜的老百姓会遭殃。作为一个真正的英雄,郭靖选择了牺牲自己来保护他人。这就是郭靖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他最终牺牲的原因。
大家注意到郭靖三个孩子的名字了吗?郭芙、郭襄、郭破虏。乍一看,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如果你把这三个名字连起来读,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扶襄破虏"!这四个字道出了郭靖夫妇的心声:扶持襄阳,打败敌人。
金庸老爷子这招儿玩得可真高啊!他用孩子的名字,暗示了郭靖夫妇与襄阳共存亡的决心。这不仅仅是给人物起个好听的名字那么简单,而是在名字里藏了一个故事,一个悲壮的誓言。
展开全文
那么,为什么郭靖的死是必要的呢?他可以继续抗敌,不用死吧!
郭靖的死体现了他的英雄本色。英雄不是不怕死,而是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郭靖明知守不住襄阳,却仍然选择死守,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郭靖的死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想想看,如果郭靖活下来了,倚天里的张无忌还有什么存在感?郭靖的牺牲,为新一代英雄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郭靖的死也符合历史的走向。宋末元初是一个大时代变革的时期,郭靖作为旧时代的英雄,他的离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郭靖的死让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如果郭靖总是无敌,总是能化险为夷,那他的故事可能就没那么打动人心了。正是因为他有了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才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英雄主义的可贵。
金庸老爷子并没有直接描写郭靖的死亡场面。他只是在倚天中轻轻带过,让读者自己去想象那悲壮的一幕。这种留白的手法,不仅避免了直接描写可能带来的沉重感,还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郭靖的形象在读者心中更加高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