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对于饮食的要求较高,讲究色、香、味俱全,这种饮食习俗在唐代吐鲁番地区也十分流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葬出土了不少花色糕点,形状多为菊花型和梅花型,在满足唇齿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视觉美感。
其实,不论是中原地区,还是内陆边疆,唐人的饮食生活不单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他们为食物赋予了美学价值,赏心悦目的糕点背后蕴含着唐人超高的精神追求,与此同时,这些美食中透露出的文化内核,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底蕴。花型精美、形状多样的糕点演变出的下午茶文化在唐时便有了。
如此一来,唐朝的零食就很多了,有 玉露团、七返膏、贵妃红、巨胜奴等,这些糕点命名,清新文雅,富有诗意,其中不少糕点流传至今。
看来,我们今人常吃的豆沙,早在唐代时就有,那么“ 透花糍”也可以说是今天食用的带馅糯米团之源头了。
《酉阳杂俎》记载:“韩约能作樱桃饆饠,其色不变。”韩约是晚唐时期的一位士大夫,据说他精研美食,可以制作“樱桃饆饠”,蒸熟后,夹馅儿的樱桃颜色竟然不变,紫红如初,再加上水汽的笼罩,在面皮的包裹下显得格外玲珑剔透。饆饠的多种制作,足以可见古人烹饪技术之高超。
鹿糕馍饰有鹿形图案,色泽白亮、味道香甜、煮不散烂、贮不霉变,过去远游多携带食用,以扶风鹿糕馍最有名,一直有“ 扶风鹿糕京城走”的美言流传。
一块块糕点
凝聚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
一抹抹余香
让我们嗅到曾经的盛唐繁华
唐人在美食中灌注的心血
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
更多的唐代故事
就让我们一同去翻开这本厚重的画卷
去聆听历史的回音
大明宫研究院出品的 “不无聊的研究”
让唐史“更有料”
下一期,我们将带来唐代的外来蔬菜的盘点
有趣的蔬菜历史
即将为你一一奉上
垃圾清运+征收安置,片区更新“双引擎”开动
千宫营造 | 井上华府剩余楼体全部封顶!
千宫研学 | 双宫研学,精准设计促进文旅发展
策划:付 潇
初审:王 晶
终审:孙 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