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装电视剧里都会讲到六扇门,《武林外传》中就多次提到郭芙蓉她爹是六扇门的总指导郭巨侠,是大侠中的大侠,其余出现在这部剧中的六扇门的也听起来都十分厉害。还有六扇门四大名捕的故事,被多次翻拍成电影、电视,冷血、无情等人在观众看来那是又帅又武艺高强,走到哪都受人尊敬。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六扇门并不是指的具体哪一个机构,而是对古代衙门的总称。六扇门也就是现在的警察局,其中有捕头、捕快,会维护乡里地方的治安。只不过与现在不同的是,古代的捕快社会地位较低,而且并没有什么职业道德感,不像如今的警察受人尊敬。
之所以叫六扇门,是因为衙门的大门只能开三间,每间以柱子隔开,其中安两扇门,加起来就有六扇,不论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只能有六扇房门,所以被代称为六扇门。
但是捕快在古代的地位是很低的,是没有正经工资的,只有一些伙食补贴费也没有国家正式编制。是体制内的官员到任地方后招募的一群帮忙跑腿做事的人,相当于随从。因为没有工资,社会地位也较低,但是捕快主要是与下层人民相接触的,自然会想办法要从百姓身上索取,所以捕快背着老板在外面挣点外快是很正常的。
在中国古代有六类人不能参加科举,其中吏胥就是其中一类。捕快就是属于胥。也就是官府里的当捕快的人。胥吏腐败严重,因为做不了官,加之长官管得少,往往可以利用手中很少的职权获得极大的利益。甚至有吏胥敢勒索上级中央高级官员。(详情请见张纯明《中国政治两千年》)可以说吏胥发展到清末已成为社会蛀虫。
也正是因为捕快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同娼优一道被列为不可参加科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