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8日 星期一 黄石天气:多云
                     您好! 欢迎光临下陆区政府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日期: 2015-04-16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根据《中共黄石市委关于制定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发展大产业、  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两型社会”建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不利影响,在转型和调整中发展,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末,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690.12亿元,年均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3.78亿元,年均增长19.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1亿元,年均增长2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367.7亿元,年均增长3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0.05亿元,年均增长18.3%。
2、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列入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3年,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民办教育进一步规范,全市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高教梯次办学格局已经形成。文体事业长足发展,中国端午节?西塞神舟会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石大剧院、市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东楚传媒中心、磁湖梦演艺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相继建成,成功举办了中国?黄石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已拥有移动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户外多媒体、网站等多种传播手段,打造了一批品牌栏目,完成黄石主城区20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全市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98%。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以内。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公共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民防、科协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3、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黄石城区向黄金山新区拓展,大冶、阳新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大城市格局初具雏形。全市五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9倍;鄂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罗桥高速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大广、杭瑞高速黄石段、武黄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运输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得到提升。实施了金山大道、大棋路、湖滨路西延、河西大道和李家坊二隧道、谈山隧道等一大批主次干道新建、改扩建项目,城区道路总长比“十五”末增加131.5公里,完成磁湖路、黄石大道等道路黑化工程,城区道路实现质与量的提升。以“双迎”活动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城市景观建设和临街立面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先后实施了磁湖北岸、西岸和沿江景观带一期等工程,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43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2.1平方米。新建和改建了黄金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峰烈山、西塞山2座垃圾处理厂(场)及花湖等5座污水处理厂,完成环磁湖、青山湖145个排污口截流,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3%,城市污水处理率81.2%。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环境治理人居环境项目范例奖等称号。
4、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加快推进。种植业连续7年丰收,畜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引进和实施了雨润、永惠、中粮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培植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先后实施了一大批农村公路、农村安全饮水、水利血防、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灌区改造、扶贫搬迁、村庄整治项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农村示范村和试点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涌现出全国种粮大户等典型。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以上。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525元,年均增长14.5%,超过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5、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十一五”期间,我市创新体制机制亮点频现,先后争取到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一批先行先试的国家级政策,对上争取各类资金39.3亿元,在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新投融资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城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两集中一代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增强了发展活力。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园区建设步入新阶段,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含批准筹建)增加到7个,建成区面积95平方公里,构筑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平台。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14.88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年均增长8.05%;外贸出口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达到6亿美元。
6、节能环保初显成效。全面推进节能降耗,推广了100多项节能“四新”技术,实施了燃煤工业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100多项节能技改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粉煤灰、冶炼渣、煤矸石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了一大批小选场、小钢铁,在全省率先完成全面淘汰小水泥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8%。严格环境准入管理,加快环保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先后实施工业脱硫、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环保重点项目48项,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幅达到省定要求。2010年,黄石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320天,优良率87.7%。
7、民生进一步改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被列入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试点城市,全市城镇五年累计新增就业26.48万人。社会保障“五保”合一机制全面形成,城镇居民和学生纳入医保范围,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和改制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基本解决,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金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0元,年均增长12.7%。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集医疗、防疫、保健、急救等为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增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被列为全国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试点城市,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2010年全市城区人均居住面积31.5平方米,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6平方米。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黄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黄石转型崛起、跨越式发展、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1、有利条件和优势
(1)外部环境。“十二五”时期,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产业和资本转移方兴未艾,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
(2)政策机遇。“十二五”时期,黄石将继续处于发展的政策高地,享受国家促进中部崛起“两比照”、资源型城市转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和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武汉城市圈建设等政策,被列入国家科技进步、创业促就业、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3G电子政务等试点城市。与此同时,国家实施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将为我市未来加快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3)自身基础。“十一五”末,我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700美元,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达到52.2%,进入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十一五”期间,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相继建成,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为国家级开发区。这些为黄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主要挑战和压力
(1)从国际国内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东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构成“围逼”之势,省内各市州争相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加快发展刻不容缓。
(2)从黄石自身发展看。发展不够、发展不快,经济总量不大仍然是黄石最大的实际;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初级资源型产业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较高,接续替代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双重压力;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承载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基本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抢抓机遇,奋力争先,使我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推动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提升黄石在全省乃至在更大区域中的地位。
——坚持统筹发展。强化统筹理念,采取统筹措施,推进区域、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开创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轨道。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努力构建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绿色繁荣”。
——坚持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之上,通过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形成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发展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十二五”的发展定位和主要目标
1、发展定位
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打造“三基地一枢纽”,强化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地位,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黄石作为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工业为重点、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撑、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国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依托特钢、铜产业基础和优势,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建成全国一流的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辐射鄂东赣北皖西的现代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黄石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全国主要港口和一类开放口岸的综合交通优势,进一步推进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建设,对接国家交通大动脉,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推进黄石新港物流园等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将黄石建成辐射范围广、集散能力强、水公铁无缝对接的现代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2、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现“1234”的总体目标。“1234”即“一个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个下降”: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幅达到省定要求;“三个翻番”: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四个转变”: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向“两型”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市;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转变,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由工矿生产型城市向生态宜居型城市转变,建设宜居城市;城市形态由分散组团型向网络紧密型转变,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具体目标是:
——经济发展目标。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消耗降低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新突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科技教育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R&D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以上。市民文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到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
——资源环境目标。“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17%和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幅达到省定要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5%;主要水体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上。
——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目标。以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十二五”期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就业22.5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58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专栏1:“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10年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经济发展
1    全市生产总值*    亿元    690.12    1220    >12    预期性
2    城镇化率*    %    52.2    60以上         预期性
3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35.01    40左右         预期性
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353.78    810    >18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474.06    [4860]    >25    预期性
6    居民消费率    %    39.92    44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00    630    >16    预期性
8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34.1    68    >15    预期性
科技教育
9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5    98         约束性
10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88    96         预期性
1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    1.6    2以上         预期性
12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万人              >15    预期性
1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11.9    15         预期性
资源环境
14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10.72    10.68         约束性
15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1         预期性
16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吨水/万元    270    189    [30]    约束性
17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0.9    1.5         约束性
18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吨标煤/万元    1.83    1.52    [17]    约束性
19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8]    约束性
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万吨    4.69    4.22    [10]    约束性
        二氧化硫    万吨    9.27    7.88    [15]    约束性
        氨氮    万吨    0.52    0.47    [9.6]    约束性
        氮氧化物    万吨    4.65    4.42    [4.9]    约束性
21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    32    37         预期性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481    584         约束性
2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50    55         预期性
23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81.2    85         预期性
24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3    90         预期性
人民生活
25    全市总人口*    万人    260    270    <6‰    约束性
26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套    10826    [70000]         约束性
27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17    <4.5         预期性
2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5.61    [22.5]         预期性
29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万人    51.19    58         约束性
30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1.6    96         约束性
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5460    26050    >11    预期性
3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5525    9310    >11    预期性
33    转移农业劳动力    万人    2.56    [17.5]         预期性
34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    31.5    35         预期性
1、注: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后,根据2010年的统计结果核实和变动了部分指标和和基期数据;根据上级有关指标设置要求,增设了省已设置、我市未设置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等4个约束性指标和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1个预期性指标;按省定名称,将“每万人口专利授权数”更名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约束性)”中,按省要求具体设置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4个子项。
2、  [ ]内为五年累计数;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总人口为户籍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按老口径计算;;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在黄参保人数,不含中央、省属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省级参保人数;约束性指标中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指标需进一步核实并与省衔接;*为省设指标(27个),其他为市设指标。
 
 
二、发展大产业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培育新兴、改造传统、壮大接续、提升三产、集群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建材、能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九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实现超“11522”的目标,即黑色和有色产业集群超1000亿元,高新技术和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超1000亿元,能源和建材产业集群超500亿元,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超200亿元,化工医药产业集群超200亿元;商贸(增加值)、物流(增加值)、旅游(收入)、畜牧水产(产值)产业集群均超100亿元。
(一)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坚持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方向和“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接续替代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到“十二五”末,培育10家百亿元大企业,发展1400—1500家规模以上企业。
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撑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主导性产业。
(1)新材料。充分发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资源及加工技术优势,加大研发投入,以发展功能材料为重点,促进传统材料向新型精细、高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依托新冶钢等企业,重点开发生产高端工模具钢、电站锅炉用钢、汽车关键部件用钢、石油钻井用钢、工程机械用钢、军工航天用钢、高速铁路用钢、海洋船舶系泊链用钢等重大装备关键部位用钢;依托中铝华中铜业、鑫鹏铜材等企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用铜基板、精密仪表漆包线等精密铜结构材料,建成全国最大的精密铜结构材料生产基地;依托湖北航天电缆,以提高产品的绝缘、抗电磁、耐候和环保性能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军事装备、航天装备、深海探测和核电站用特种电缆,建成国内重要的军事、航天和核电站用电缆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宝钢(黄石)公司、华亿等企业,发展锌铝硅稀土薄板等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依托振华化工、高纯化工等企业,开发生产铬盐纳米材料、高效紫外线吸收剂、电子级硫化锌、新型石化和生化用催化剂等新材料产品。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2)新能源。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清洁、经济、稳定的能源保障为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替代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适度发展传统能源,努力形成新老能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依托东贝、华科等企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材料、光伏组件、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太阳能大型逆变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具等产品,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发电项目,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依托兴华生化等企业,重点发展沼气、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能发电;积极实施工业余热余压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地热开发利用等新能源工程,推进阳新富池核电站项目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同时,加快推进西塞电厂二期、黄石电厂热电联供等项目,适度发展以劣质煤、煤矸石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火电项目;统筹煤炭勘探开发和合理布局,加大阳新金海、韦源口和还地桥区域矿井的整合改造力度,关小并大,提高单井规模和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为劣质煤、煤矸石发电项目用煤提供保障。
(3)电子信息。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引领作用的技术工程,促进新型磁卡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产品制造、嵌入式PLC等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形成以卡产品、电子产品、电子自控系统产品、工业控制软件为主要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以万达金卡为龙头,重点发展多功能高可靠性金融卡、高性能IC卡、居民身份证卡、交通卡等新型磁卡产品;以网安、多菱、伟佳等企业为依托,发展远程控制高压无功补偿装置、汽车智能电喷系统、车载导航系统、新型汽车防盗器、中小型触摸屏显示器等电子产品;以晨信、鑫马公司为骨干,发展高可靠性光纤活动连接器、新型光分路器、光分波器、高性能位移压力和速度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产品;以航天九院、科威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北斗导航地面系统、应用PLC的纺织机械控制系统、电力控制系统和港口设备控制系统等自动控制系统及软件产品。
(4)节能环保。加快建立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平台和推广体系,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节材型压缩机、高效节能炉窑、风机、换热设备和环保装备。以东贝为龙头,在做精做优高效节能节材型压缩机的基础上,推进上下游产业配套集聚,促进产业链向白色家电整机制造方向延伸,建成全球最大的冰箱压缩机生产基地;以登峰、斯瑞尔和中海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档车(船)用、超临界火(水)力发电机组用换热器产品,建成国内一流的换热器研发生产基地;以节能设备总厂和天达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以高效、节能和低环保负荷技术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退火炉、煤气发生炉和干燥炉三大主导产品;以京鑫、蓝天等企业为依托,发展高效收尘脱硫设备、模块化组合除尘设备等产品。以奇明公司为依托,重点开发高效节能环保磁感应无极灯等产品。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5)生物技术及医药。推进医药企业的战略重组及兼并整合,引进开发转化先进生物医药技术成果,培育自主品牌,建设阳新富池生物医药科技园。以新型药物和新型药物中间体为重点,巩固抗癌药、激素原料药、硬膏剂类药优势,发展新品种和新剂型。以芳通等企业为依托,加大激素原料药延伸开发力度,重点发展20种高技术含量激素中间体,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激素中间体生产基地;依托朗天等企业,重点发展新型心血管药等产品;以飞云、华源等企业为骨干,发展新剂型抗癌药;以世星等企业为依托,发展新型化学原料药;以驰顺、神农、福尔泰等企业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新型化学药中间体;依托紫鑫公司,发展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抗炎、抗癌变、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的花青素,打造全国最大的紫甘薯萃取花青素生产基地;依托湖北邦之德等企业,采用先进生物技术,发展新型无抗营养因子植物蛋白多肽。支持卫材等企业,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对名优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重点发展植物药物、中成药、膏药,培育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到2015年,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
2、做强做大接续替代产业
坚持把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根本抓手,重点加快发展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等四大接续替代产业。同时,积极抢抓国家、省实施产业振兴计划的有利契机,加强与武汉城市圈汽车、石化等重点产业的对接融合,引进实施一批产业项目,进一步优化接续替代产业结构。
(1)装备制造。抢抓国家支持发展重大技术装备的政策机遇,以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信息化、低碳化为主攻方向,突出“大、特、专、精”特色,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完善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促进优势装备成套化、精密化、智能化,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替代进口能力和升级换代能力。以三环锻压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数控液压转塔冲床、数控液压精冲床、数控螺旋压力机等大型精密数控成型成套装备;以山力公司为依托,以大型化、柔性化、信息化、清洁生产为方向,优化20万吨以上涂镀层加工成套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热镀铝锌带钢和热镀锌铝硅稀土合金带钢等大型涂镀层生产成套装备;以邦柯、三丰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速轨道交通及动车组检测检修成套设备、智能输送设备、自动化物料仓储设备和立体输送网络系统等产品,促进产品向通用智能仓储装备等领域扩展;以三环、安达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系列化离合器及离合器总成、变速箱、高档汽车及高速列车用刹车片、转向器、汽车钢板弹簧、前桥、发动机轴瓦、衬套等汽车零部件系列产品;依托群力等企业,生产中小型挖掘机、装载机、轻型收割机等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以华新水泥机械公司为依托,发展水泥干燥、粉磨、包装等大型成套装备;以经纬、宏翔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做强退煮漂、丝光、染色和印花四大主导纺织机械产品,重点发展智能化烧毛机、长环蒸化机、柔软整理机、自动验布机和高速、特宽的轧洗烘蒸通用单元机等产品;以黄金山模具制造工业园为依托,发挥模具钢资源优势,加大对模具制造企业的整合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型腔模具、精密压冲模具、高档模具标准件等产品,构筑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模具产业化发展平台,引导模具制造企业集约发展。加快实施三环锻压大型精密数控锻压机床研制基地、华新水泥机械公司装备研发与制造二期工程、三丰机械大型重载智能输送成套装备制造等项目,到201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精密数控成型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涂镀层加工成套装备生产基地、中部地区最大的干法水泥生产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和华中地区重要的模具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2)农副产品加工。充分利用大冶、阳新和周边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绿色、方便、营养、保健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优势品牌,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培育精品名牌,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支持劲牌公司多元化发展,在进一步巩固中国保健酒第一品牌的基础上,向上游发展基酒生产,配套发展制瓶制盖、包装彩印等行业,横向进军保健品领域,打造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支持青啤(黄石)公司按照“借牌扬名、壮大升级”的思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以珍珠果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米乳植物类、果蔬类、功能类天然营养饮品;以中粮、联海、福润、永惠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打造生猪、肉鸡、肉鸭三大畜禽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肉食品加工业,配套发展饲料加工等行业,形成集畜禽养殖、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以富川油脂、长丰米业、枫桥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菜籽油、山茶油、大米等粮油加工业;依托食博园等企业,重点发展黄石港饼、白鸭皮蛋、金柯辣椒、灵溪豆豉等具有黄石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实施劲牌公司保健酒三期工程、联海集团100万头牲猪屠宰、永惠肉鸭屠宰加工二期工程等项目,到2015年,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保健酒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优质茶油生产基地和鄂东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3)纺织服装。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实现存量改造和增量优化,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加大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力度,增强设计研发能力,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完善“面料—服装”产业链,以清花无卷、纺纱无接、织布无梭和精梳为方向,推广抗菌整理、氧化防皱及柔性工艺技术,提高面料的功能和档次,增强面料与服装的配套能力。按照“向上延伸辅料,横向繁荣品种,向下发展配套”的思路,扩大高档服装生产规模,反向带动棉麻毛纺织产业发展。以充分吸纳就业为目标,以宝加鞋业为龙头,以宝峰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引进配套关联企业,壮大鞋产业规模,提高设计能力,培育自主品牌,提升鞋产业综合实力。以大冶合兴、新华耀、大冶立峰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家用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推进纺织产业向下游延伸,以美尔雅、美岛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档西服、女装和休闲装等系列产品;依托殷祖针织内衣的产业基础,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壮大针织内衣产业规模;充分利用阳新的苎麻资源优势,扶持麻纺织产业发展,以远东等企业为依托,形成苎麻种植、脱胶纺纱、织造、染整、成衣制造一条龙的产业链。加快实施大冶合兴50万锭紧密纺高档精梳纱、立峰20万锭高档精梳纱、利达年产2.5万吨针织布、美尔雅年产1000万件(套)高档服装生产线、杭州家纺产业园、陈贵纺织服装新区、远东麻业年产8000吨汽爆脱精干麻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到2015年,建成中部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品牌鞋业生产基地,创建中国服装名城。
(4)化工。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高分子合成和精细化工为方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和农药中间体等产品,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依托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提供的产品资源,围绕下游产品延伸对接,重点发展合成橡胶、工程塑料、塑料树脂等有机化工产品;依托振华化工,采用无钙焙烧新技术生产红矾钠等铬盐系列产品;依托神农化学、驰顺化工等企业,重点发展甲基、乙基氯化物、乙腈等农药及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依托湖北远大,重点发展牛磺酸系列产品;依托农昂公司,重点发展毒死蜱等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产品。加快实施振华化工数字化无钙焙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驰顺化工年产6万吨甲基和乙基氯化物、湖北远大牛磺酸扩建等项目,到2015年,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将驰顺化工建成全球最大的甲基、乙基氯化物生产基地,湖北远大建成亚洲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
3、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按照“向上加强资源保障能力,横向强化配套协作,向下延伸产业链条”的思路,加快实施一批改造提升项目,进一步增强原材料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1)钢铁。鼓励大型企业加大对铁矿石、废钢等资源的控制,支持大冶铁矿开展深部开采和接替资源勘探,提高资源的综合保障能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降耗和环保达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改进工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品种质量,打造特钢及延伸加工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大力发展特钢产业,支持以新冶钢为龙头的钢铁企业发展优质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高合金钢、工模具钢等产品。以新冶钢、新兴铸管为龙头,大力发展特钢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大口径中厚壁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焊接法兰管、特种喷涂管等管(件)材产品;依托兴冶薄板、宝钢(黄石)公司等企业,发展热镀锌薄板、高档彩涂板、冷轧薄板等涂镀薄板产品;依托人本(黄石)公司、鑫强等企业,发展高精密轴承及轴承坯件、大型铸锻件、齿轮轴、凸轮轴及汽车钢板弹簧等延伸加工产品;以西塞山模具钢工业园、灵成工业园为载体,整合发展模具钢产业,全面提升模具钢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特钢资源在本地实现延伸加工的比重达到30%左右,建成全国最大的模具钢生产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板材、管(件)材生产基地和武汉城市圈重要的轴承生产基地,将新冶钢打造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特钢生产企业,黄石新兴管业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2)有色。支持有色集团强化对铜矿石、废杂铜资源的控制,加大深部找矿力度,引导本地铜矿资源在同等条件下就地转化,建立废旧金属拆解和回收利用基地,增强铜资源的综合保障能力。支持铜冶炼企业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铜冶炼系统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规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稀贵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推进节能降耗和环保达标。支持铝冶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单位产品电耗,提升冶炼及合金化水平。大力发展铜、铝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延伸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有色集团、中铝华中铜业、鑫鹏铜材等铜加工企业重点发展优质铜线杆(管)、高精度铜板带、铜箔、特种漆包线、铜合金棒材等产品以及金、银、铂等稀贵金属开发和深加工;支持福星、晨茂等铝加工企业扩大铝材加工规模,重点发展各类高端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汽车轮毂、预拉伸板、精密锻件、铝板带以及食品医药包装用铝箔等产品。到2015年,形成年产电解铜60万吨的能力,建成国内一流的铜加工基地和全省最大铝型材生产基地,把有色集团建成国内最具成长性的铜冶炼加工企业,把中铝华中铜业建成国内一流的铜精深加工企业。
专栏2:特钢和铜产业重大项目
特钢:新冶钢特钢升级改造三期、人本(黄石)公司年产200万套精密磙子轴承、新兴管业年产100万吨球墨铸管、宝钢(黄石)公司冷轧产品生产线、西塞模具钢工业园
铜:有色集团年产20万吨阴极铜、中铝华中铜业铜板带延伸加工、鑫鹏铜材年产2万吨高精度漆包线、茂晨铝业铝型材加工
(3)建材。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重点,发展大水泥,淘汰小水泥,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再新批水泥生产线项目,严格限制市区内石灰石资源开采,鼓励华新、华祥、尖峰等一批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走出去”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企业采用窑外分解熟料等先进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推进水泥产品向下游延伸,大力发展水泥预制构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料等水泥延伸产品。推进非金属矿及石材产品的延伸开发,支持利用本地非金属矿及粉煤灰等工业废物开发生产新型节能建材,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潢材料,支持神州建材等企业重点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砖等优势产品,推动优势资源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集聚。加快实施宝峰日产4000吨、尖峰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华新250万吨环保水泥粉磨站、天实公司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神州环保节能墙体材料二期等项目,到2015年,水泥总产量控制在2500万吨以内;新型建材产品产值占建材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二)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发展为方向,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统筹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业,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努力构建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协调、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匹配、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5年,现代物流、金融和旅游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
1、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大力发展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衔接紧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的物流中转、快运通道,使货物在各种运输方式间无缝对接。加快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枢纽转运型、产业基地型、专业市场型和城市配送型物流服务市场,为大宗原料、产成品进出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保障。大力引进培植物流市场主体,通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制造业和商贸业的物流业务剥离外包,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完善物流综合服务功能,形成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综合性服务体系。优化物流节点布局,依托交通枢纽、中心集镇和重要货物集散地,加快推进黄石新港(棋盘洲)、花湖、罗桥等三大物流园区和黄金山、西塞山、铁山、大冶城西北、陈贵灵乡、阳新城北、富池等七个物流中心建设,实施新兴现代钢铁物流、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冶金物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引导物流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业集群化发展。
2、金融业。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金融市场主体建设,吸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以及其他各类金融组织来黄设立分支机构,规划建设磁湖西岸金融集聚区。积极推进黄石银行、农信社改革重组,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主要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网点布局,加快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货币政策传导,加强与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不断优化信贷结构,确保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大力推进银企合作和信贷模式创新,继续加大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及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展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试点,积极推广信贷支农新产品,扩大小额农贷规模,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加大对居民创业和再就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规范发展融资平台,支持担保公司增强实力和拓展业务领域。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商业承兑汇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信托融资和企业上市等多种形式化解资金矛盾,提高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的比重,“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5—8家上市企业。鼓励和支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不断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高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社会管理、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等方面的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监管效能,维护金融稳定。
3、信息服务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打造“数字黄石”。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强化人口、金融、税收、统计、地理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培育专业化的市场主体,实现信息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加快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试点,发展物联网,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以软件开发、数字设计、多媒体制作、电子出版物等为重点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手机音乐、3G应用、视讯等通讯增值服务,完善通讯产业链。加强以无线电管理为重点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和安全保密设施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化3G(TD—SCDMA)电子政务应用,着力打造网络、应用支撑、数据共享、安全支撑、监控、GIS、互联门户等七大基础平台,全面提高我市信息化水平。
4、中介服务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促进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等自律性行业组织发展,重点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和资信评估鉴定、公证和仲裁等法律、财务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投资项目策划评估等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各种经纪商、典当行、拍卖行、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市场交易中介组织,培育发展计量检查、商品检验、质量检查、物价检查、从业资质认证等市场监督鉴证机构。大力发展广告业,推进展馆建设,培育发展会展业。加大中介服务业品牌培育力度,提升从业资质,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中介服务业体系。
5、商贸服务业。按照发展“大商贸、大流通”的要求,积极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与武汉大市场的对接融合,构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适应社会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引进、培育商贸流通市场主体,以东风路、轴承厂、大众乐园等旧城改造为突破口,积极引进沃尔玛、家乐福等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大力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和连锁经营等新型商贸业态,形成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特许经营店、连锁经营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功能、多层次的业态结构,增强商贸服务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态水平。大力推进专业市场建设,改造提升以棋盘洲、花湖为中心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以迎宾大道为中心的建材家居市场、以大泉路、发展大道为中心的汽车交易市场等专业化市场,形成3—5个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加大整合改造力度,促进上窑小商品市场、河口农产品市场、联海、青龙水果市场等批发市场提档升级,增强集散和辐射功能。科学合理布局商贸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重点打造团城山大型中心商务区,胜阳港、后河堤商贸中心区,东风路、南京路精品服饰、京华路特色餐饮、武汉路家电电脑等特色街区,在各县(市)区配套建设商贸节点,在社区建设便利店,形成覆盖全市的商贸网点体系。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为重点,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化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引导连锁企业向村级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农家店),支持供销社发展乡镇超市,逐步实现经营网点全覆盖,形成统一、规范、便捷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专业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相结合,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6、社区服务业。按照功能齐全、综合利用、布局合理、集中建设的原则,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建设,完善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大力推进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落实城区社区办公用房。加快推进“12343”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构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平台,积极发展科教文体服务,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全方位开展养老、托幼服务,大力发展以家电维修和废旧物资回收为重点的社区便民服务,稳步发展社区治安法律服务和社区就业再就业服务,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服务体系。将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念引入农村社区,以乡镇为主体,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促进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重点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特业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综合服务,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种植业。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好农民发展农业尤其是种粮的积极性。坚持做好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大力推广免耕栽培等节本增效技术,确保优质稻、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分别保持在60万亩和50万亩以上。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扶持种粮大户上规模、上档次。引进推广水稻、小麦、油菜等优良品种,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特色蔬菜、精细蔬菜、山野蔬菜等三大蔬菜开发产业带,形成一批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总面积达到10万亩、市场相对稳定的标准化蔬菜基地。同时,大力发展苎麻种植,实现优质苎麻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2)畜牧业。依托中粮、福润、永惠、联海、健丰等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三元杂交猪、肉鸡、肉鸭、肉鹅等高效养殖业,集中在大冶陈贵、茗山、大箕铺、灵乡、保安、还地桥和阳新率洲、陶港、白沙、浮屠、大王、富池等地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禽生产示范区,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中粮生猪健康养殖、健丰良种生猪繁育、伟佳肥肝鹅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
(3)水产业。推进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进一步提高精养水面单产水平,大力推广虾稻连作、虾蟹混养、鱼沼果立体循环养殖等先进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以富尔公司、东风农场、网湖渔场、保安湖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螃蟹、南美白对虾、小龙虾、泥鳅、红尾鱼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到2015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万吨,水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
(4)林特业。严格林地保护制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重点发展以油茶为主的50万亩经济林,以意杨、松树、杉树、泡桐为主的50万亩速生丰产林,以刺槐、油桐为主的50万亩生物质能源林和2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不断提高规模效益和带动作用,将林特业发展成为特色现代农业中新的支柱产业。
2、加强农业综合服务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农技110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加强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市级动物防疫站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工作,整合现有蔬菜、水果、种子、土壤、肥料、肉食品等检测资源,建设综合性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机推广服务水平。
(四)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
进一步调整优化建筑企业结构,逐步形成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的“金字塔”结构。支持企业通过强强联合、资产重组、“借船下海”等途径做大做强,力争培育8—10家一级资质建筑施工和装饰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将业务范围向市政、公路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支持园林古建企业发展,努力提高我市园林古建行业在全国的竞争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推进建筑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型、速度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建筑行业市场管理,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及时向社会披露市场主体的诚信情况。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进一步规范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完善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机制和模式,严厉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制机制,对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图审、造价、施工、检测、监理、装饰装修等实施全方位统一监管,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到2015年,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00亿元,装饰装修业产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三、打造大园区与优化空间布局
以园区开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发展载体和平台建设,大力调整优化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打造大园区。
(一)大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
依托黄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发展平台和政策优势,做大做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统筹推进以“三园一带”(黄金山、大冶城西北、阳新城北工业园和沿江经济带)为重点的园区建设,形成特色突出、设施对接、政策共享、联动发展的园区开发建设格局。到2015年,全市8个省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1、全力开发建设黄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坚持国家级开发标准,努力建设大产业的承载区、大园区的先导区、大城市的中心区,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增长极、全国最具活力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3%以上,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万人。
(1)黄金山新区。按照工业新区、城市新区、生态新区的发展定位,由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以产业项目建设为主,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做好项目落地工作,加快推进产业、企业、项目向园区内集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以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适度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2015年,入园规模以上企业突破300家,建成现代工业集聚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建成20平方公里起步区,东扩南延30平方公里,实现与黄石市区的全面融合,并与大冶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
(2)团城山及花湖片区。全面提升团城山区域服务功能,建设全市政治、文化中心和金融、教育、商务等高端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支点。控制现有工业企业空间扩张,不再布点新的工业项目。发挥场馆、公园和文教单位优势,积极推进商务、科技、文体、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业态水平。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加快花湖综合物流区发展。
2、统筹推进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
(1)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按照“区划不变、市县共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封闭运行、明确职责、利益分享、共赢发展”的原则,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阳新县政府共同建设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完成港区1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启动15平方公里的建设区,建成现代港口、现代物流和对外开放的承载平台。
(2)大冶经济开发区。在推进劲牌工业园、罗桥工业园集约集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城西北工业园,完善2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产业,与黄金山工业园联动发展,建设科技型、生态型、环保型工业新区。
(3)阳新工业园。优化城北、城南和富池工业区的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城北工业区重点发展以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和以宝加公司为依托的制鞋产业,同时发展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富池工业区以发展医药化工产业为主,打造鄂东医药化工产业园。
(4)黄石港工业园。建设以中小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科技含量较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形成跨江发展的桥头堡。
(5)西塞山工业园。按照重化工业聚集地的功能定位,在保护长江岸线资源和水环境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特钢、能源、新型建材、医药及精细化工等四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模具钢产业园、化工产业园,承接相关产业转移和集聚,实现与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的联动发展。
(6)下陆长乐工业园。依托大冶有色公司、东钢公司等大型冶金企业,积极推进铜、钢产业链延伸,打造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废气、废渣、废液以及烟道灰等工业“四废”的综合利用,壮大循环经济规模,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7)灵成工业园。依托产业特色和基础,引导产业集聚,重点发展模具钢、装备制造及其延伸产业,打造以特钢模具加工和成套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调整优化空间布局
根据功能分区和区域发展要求,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生态布局,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聚集。
1、工业布局
按照集聚产业、突出特色和“企业出城、项目进园”的要求,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长江经济带和交通干线为依托,相应布局产业集聚区和集群,推进形成“一核二带多板块”的经济发展格局。
专栏3:工业布局
 
一核: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带:沿江经济带,主体包括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和富池工业园四个园区;沿路经济带,主体包括106国道、武九铁路和大广高速沿线的产业集群和产业。
多板块:主体包括大冶经济开发区、阳新城北和城南工业园、下陆长乐工业园区、铁山有关产业园、大冶灵成工业园。
 
 
2、服务业布局
突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集聚区建设,全面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两大商贸区、三大物流园区、五大特色旅游区”。
(1)两大商贸区
——胜阳港中心商贸区。该区域包括颐阳路—湖滨大道—芜湖路—黄石大道围合范围,重点打造特色商业街和东风路、原一轴和大众乐园三个商业区块,全面提升业态水平,强化市域商贸中心地位。
——磁湖西岸商务区。该区域主体位于团城山杭州东路和桂林南路两侧。包括文化半岛、磁湖西岸金融集聚区、现代商贸区三个区块,承载市域和团城山—黄金山地区商务服务功能。
(2)三大物流园区
——棋盘洲物流园。依托棋盘洲水、公、铁联运的综合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大进大出的工业品、原材料、燃料及进出口贸易产品的中转物流基地,建成以港口物流和临港产业为特色,集公路、水运和铁路交通运输为一体,多功能的长江中游区域物流节点和辐射鄂东赣北皖西的综合物流中心。
——花湖物流园。依托大广、沪渝高速交汇,地处黄石、鄂州、黄冈三市交界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黄石地区,面向鄂州、黄冈等广大腹地的以农副产品、日用品等为主的商品物流市场。
——罗桥物流园。依托罗桥公路、铁路运输优势,为冶金、建材、煤炭、矿石和装备制造、家电、食品饮料、日用品等产业和产品提供物流服务。
(3)五大特色旅游区
——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以磁湖风景区为主体,突出休闲旅游、时尚娱乐、观光购物功能,统筹推进团城山公园、华新水泥旧址、汉冶萍高炉旧址、黄荆山森林公园、大众山公园等旅游景区建设,打造山水黄石的城市名片。
——青铜文化旅游区。以大冶铜绿山古铜矿冶遗址公园为主体,以大冶中心城区及陈贵、保安等旅游名镇为依托,与保安湖湿地旅游区、雷山风景名胜区等山水旅游以及红三军团建军旧址等红色旅游联动发展,打造青铜文化旅游品牌。
——东方山大旅游景区。以东方山风景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主体,与东方水库熊家境度假村、铁山矿冶文化风情旅游街联动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宗教和矿冶文化旅游品牌。
——神舟?端午民俗文化旅游区。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节?西塞神舟会”推介和外延建设为重点,统筹建设西塞山风景区、道士袱民俗风情区以及龙泉湖景区,形成新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阳新生态古民居旅游区。以仙岛湖风景区为主体,以七峰山、半壁山、网湖等生态景区和兴国镇、龙港镇、王英镇等旅游名镇为依托,发展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龙港“小莫斯科”等红色旅游,实施古民居保护和开发,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综合旅游区。
3、农业布局
依托产业基础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五大农业产业板块、四大农副产品加工园。
(1)五大农业产业板块。以白沙、浮屠、大王、太子、三溪、龙港、排市、金牛、还地桥、茗山、陈贵、灵乡、刘仁八、保安、金湖等15个乡镇为主,建设优质粮油生产区;以兴国、浮屠、白沙、排市等地的特色蔬菜生产区,率洲、河口、韦源口等地的精细蔬菜生产区,王英、枫林、龙港等地的山野蔬菜生产区为主,建设集中连片的特色蔬菜生产区;以江北、茗山、大箕铺、浮屠、陶港等地的良种生猪繁育,陈贵、灵乡、还地桥、大王、太子等地的三元猪养殖为主,以陈贵、茗山、还地桥、金山店等地的肉鸡肉鸭养殖为主,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区;以黄金湖、河口、舒婆湖等地的螃蟹养殖,宝塔湖、东风农场等地的名特优水产养殖为主,建设集水产养殖、苗种繁育、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区;以国道、省道沿线低丘岗地香樟带,大冶、阳新西南部油茶木本油料林带,富河南部吴茱萸带,大金省道沿线及大冶南部山区湿地松、毛竹和把竹带,河口苗木花卉、大冶中心苗圃、灵乡中心苗圃、陈贵省级苗圃苗木花卉带,南部低丘岗地柑橘带为主,建设绿色经济林特区。
(2)四大农副产品加工园。推进劲牌系列农产品加工园、黄金山食品加工产业园、棋盘洲粮油物流加工园、陈贵—还地桥畜禽水产品加工园等四大产业园建设。
4、生态布局
开展环境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全市自然生态资源分布状况和生态建设要求,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一区两轴五环六片”为重点的综合生态体系,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专栏4:生态布局
 
一区:黄石主城区生态绿地,包括磁湖、青山湖和青港湖组成的“三湖”,以及“峰烈山—马鞍山—大众山、黄荆山—月亮山—廖家岩、尖林山—东方山—长乐山”三个楔形林地;
两轴:长江生态走廊和富水生态走廊,包括长江景观带和长江、富水流域防护林;
五环:环磁湖、大冶湖、保安湖、仙岛湖和网湖等五大水体保护区和林网;
六片:包括东方山、黄荆山、小雷山、黄坪山、七峰山、大王山等六大森林片区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根据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将市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三大主体功能区,贯彻落实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建立政绩考核和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进发展。
专栏5:主体功能区划
重点开发区(国家级):黄石各城区、大冶市区(含东风路街办、东岳街办以及罗家桥街办、金湖街办)、阳新城关和十个中心镇(大冶市的陈贵、灵乡、还地桥、保安、金山店和阳新县的富池、韦源口、龙港、浮屠、白沙);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沿江和沿路两大经济带。
限制开发区:阳新县(省级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市域粮油主产区、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蓄滞洪区、基本农田。
四、建设大城市与完善基础设施
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完善功能、集群发展的原则,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完善以交通和市政设施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遵循城镇发展规律,推进大城市建设。
(一)构建城镇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城镇体系建设,明确城市发展导向,合理确定各城区功能和产业发展定位,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1、形成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
按照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构建以“一个中心、一个副中心、十个中心镇、一百个中心村”为支撑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结构合理、有序推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一个中心。加快推进大冶市区和黄石城区的对接和融合,逐步形成以“团城山—黄金山”和大冶中心城区为双核,以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和铁山区为紧密层的网状组团式特大城市格局。
一个副中心。以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阳新县兴国镇区为核心,以莲花湖为中心,全面推进阳新新城区建设,构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良的中等城市格局。
十个中心镇。推进大冶市的陈贵、灵乡、还地桥、保安、金山店和阳新县的富池、韦源口、龙港、浮屠、白沙等10个中心镇建设。大冶、阳新按照镇级市的要求规划建设2—3个人口5万以上、有较强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的重点中心镇,使之逐步成为县(市)域城镇体系的重要支点和经济发展的副中心。
优化城镇布局。重点推动城镇向长江和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沿线集聚和发展,形成“两带三群”的集镇发展格局,即:河口—韦源口—黄颡口—富池等城镇组成的沿江城镇带,大王—大箕铺等城镇组成的大冶湖南岸新农村示范城镇带;以陈贵—灵乡、浮屠—白沙、还地桥—保安—金山店为主体的三个城镇群。
2、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将大冶湖以北涵盖黄石和大冶城区的近500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大城区规划,推进“南向融合、东西开拓、环湖建设、沿江发展”,进一步拉开大城市发展格局。到2015年,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建成人口过百万、建成区面积过百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
加强“南向融合”。重点建设黄金山新区,发挥其作为黄石城区、大冶城区以及阳新的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建成大容量集聚人口和产业的新城区。加快发展大冶城区,坚持优化老城、发展新城、北向对接、西向发展,进一步加强与黄金山新区、团城山和下陆的相向发展和全面对接,到2015年,形成西至大广高速,东至宝山路—大冶湖,南至河金公路,北至大广高速连接线—大棋路的空间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万。实施黄石城区和大冶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衔接协调机制,统筹黄石城区和大冶城区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实现空间形态、功能组织、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同城化发展。
实施“东西开拓”。坚持产业、基础设施同步跟进,着力推进城市沿江东向发展,加强沿江水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和环境整治,重点发展以西塞山工业园、棋盘洲物流园为载体的临江临港经济,推进河西地区与中心市区、阳新沿江一体化发展。西向推动铁山区与大冶还地桥的对接,实施交通等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和生活空间的联动发展。
推进“环湖建设”。加大对磁湖保护和建设力度,完成环磁湖生态廊道和景观建设,实施水体保护修复工程,发展文体休闲旅游等公共服务。着眼未来,推动城市发展由环磁湖向环大冶湖推进,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切实做好大冶湖的规划、保护和开发,加强环湖区域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
着力“沿江发展”。大力整治城区沿江环境,完善城区沿江交通和景观生态建设,展现“江南明珠”风貌。在城区下游大力发展临江工业和临港经济,形成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加强与江北地区的交通、城建、产业、生态互联互动,推进跨江发展。
3、推进城区协调发展
黄石港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形成以商贸流通、交通、金融、旅游、文体和商务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在优化布局、疏散人口、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区功能和生活品质。
西塞山区。建设特钢产业集聚区、全市商贸和旅游业的重要支点、山水宜居城区。大力推进沿江开发,重点建设以重化工业为特色的西塞工业园,形成加快沿江地区发展的企业密集区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棚户区改造、地质灾害治理和黄荆山北麓整治、月亮山地区改造,形成新的城市景观和宜居生活环境。
下陆区。充分发挥处于城市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打造中心城区,建设中部地区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全省佛教旅游名胜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对接,规划、建设好峰烈山区块,建设与团城山融为一体的、环境良好的新城区。依托东方山景区建设,全面整治区域环境,形成旅游热点。推进铜、铸管和轴承等产业集聚和改造升级。
铁山区。坚持发展“一主两翼”,建设矿冶名区、旅游新城,成为大冶铁矿的发展基地、东贝公司的配套产业基地和重要的铝型材加工基地,建成以特钢、模具钢、铝型材加工为主体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矿冶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4、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四城同创”。巩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建成全国卫生城市;建成全省、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建成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优化城区生产生活空间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城区空间,促进城区生产和生活空间分离,逐步完成黄石港城区、西塞山主城区、老下陆区域中小工业企业的迁移和异地改造。严格控制中心区域建成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和建设规模,有序疏散黄石港、西塞山等老城区人口,引导人口向团城山地区和黄金山新区转移。统筹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大力推进旧城区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建设,基本完成各城区的城中村搬迁改造。拓展公共服务空间,按发展需要建设城区市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公安、社区、民防等公共服务设施,坚决制止房地产项目挤占公共设施和空间的现象。着眼长远,认真研究、推进解决市外贸码头、华新4、5号窑、新冶钢东钢、老电厂影响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问题。
强化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加强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专项规划的衔接,促进城乡规划与生产力布局的有机融合;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建立城管综合协调机制,构建大城管格局。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完善监督考评体系,推进管理中心下移,统筹协调解决城市违章建筑、占道经营、背街小巷和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以及马路扬尘、油烟扰民等突出问题,实施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工程,建立渣土专营密闭运输制度。建设“数字城管”,优化城市管理流程,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加大城管执法力度,综合运用市场、行政和法律手段,基本解决城区停车难、入厕难等突出问题。
(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以强化交通通道建设和枢纽作用为重点,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导,大力推进以水路、公路为主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客货运运输枢纽建设,促进交通建设、管理、养护和服务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布局协调、衔接顺畅、能力充分、绿色安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进程,打造辐射鄂东赣北皖西的综合交通枢纽,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由“总体适应”向“适度超前”跨越。
1、公路建设
强化黄石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地位,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道干线为主体,以农村公路为基础,全面覆盖城乡的大路网。
构建“三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国省道公路网,新增国省道干线388公里,总里程达到949公里,全面覆盖所有建制乡镇,形成较高密度的国省道高等级免费公路网。已有国道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已有省道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路面铺装达到高级;将重要的县乡公路优化整合提升为国省道,新调整的国省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专栏6:“三纵三横一环”高等级公路网
三纵:建成大广高速黄石段,规划建设黄石—阳新、麻城—阳新高速公路;
三横:已有的沪渝高速和鄂东长江大桥,建成杭瑞高速黄石段,规划建设黄咸(黄石棋盘洲—咸宁)高速及棋盘洲长江大桥;
一环:黄咸高速大冶金湖至阳新棋盘洲段——棋盘洲公路大桥——沪蓉高速官窑至散花段——鄂东长江大桥——大广高速鄂州花湖段至大冶金湖段。
2、港航建设
发挥黄石作为全国主要港口的地位和作用,全力振兴黄石水运。重点建设棋盘洲新港区,完成一、二期工程并形成生产能力,成为鄂东组合港的龙头,与武汉新港互动发展。按照节约集约利用长江岸线的要求,修编黄石港口规划,适时启动棋盘洲港区三期工程,实现港口吞吐能力翻番,推进港口运输系统、报关通关和运输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港区功能,再造一个黄石新港城。配套建设大冶湖、兴国、富池等码头作业区,发展专业化泊位、社会化营运,合理有效配置港口水运资源。着力实施长江航道以及富水、大冶湖航道疏浚及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入江口船闸等级,打通内河入江口,形成以“一江两河”为骨架、干支相连、通江达海的航运网。构建港口集疏运网络,完善公路、铁路连接线,实现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加快区域岸线资源整合,促进港口资源的集约利用,逐步关停黄石城区内的散货码头,规划搬迁黄石外贸码头。
3、铁路及航空建设
建成武黄城际铁路和武九客运专线黄石段,实现铁路运输客货分离和城市之间铁路客运公交化,提升黄石在全国铁路东西通道中的地位。争取黄石在国家铁路网南北大通道布局中进入有利位置,积极争取规划建设的京九客运专线过境黄石并设立站点,贯通铁道南北通道。加大地方铁路建设和布局调整力度,调整黄石铁路线网及站场布局,规划实施主城区铁路线网改造和山南铁路既有线扩能改造,逐步拆除铁黄支线铁路,新建山南铁路延伸线和新冶钢连接线,全市新增铁路90公里,铁路总里程达到381公里。规划预置机场和机场快速通道选址,积极争取发展航空。
4、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加强公路枢纽、铁路客货运站、物流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套,提高集疏运能力,努力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重点建成团城山、尹家湖两个“零距离换乘”综合客运枢纽站,续建罗桥公铁换乘高速客运枢纽站,规划建设兴国公铁客运枢纽站,建成铁山、花湖、大冶南、阳新浮屠四座一、二级客运站,成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枢纽节点。依托物流园区、港口、货运站场和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城际快速公路货物运输网络、省际铁路货物运输网络、国际水路货物运输网络,优化运力结构,形成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货物运输枢纽。
5、公共交通建设
坚持公交优先,形成多层次、集约型、一体化、换乘方便的城市公交体系,着力解决“出行难”问题。优化公交网点布局,基本实现城市公交线路、站、点全覆盖,加强公交停车场建设,规划建设谈山公路枢纽场站,建成西塞山、峰烈山、黄金山等3座停车场。积极发展低碳公交和智能公交,推动油—电、气—电混合动力和纯动力公交车使用,建设公交电子站牌服务系统。规划公交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在中心城区和人群密集路段,启动建设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缓解人车混行、交通拥挤的矛盾。合理组织交通流,强化道路交通功能管理,改进交通管理和控制,促进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统筹协调发展城乡公交事业,实现黄石城区—大冶城区公交一体化发展,积极促进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对有条件的乡镇逐步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构建城乡公交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
(三)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市政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
1、加快城市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黄石城区组团间的快速道路交通网络,大力推进大冶城区和黄石城区间的交通融合,强化连接阳新城区的交通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500万平方米。
专栏7:黄石城区路网建设重大工程
沿江道路贯通工程:实施黄石联海集团至西塞上窑段沿江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贯通中心城区沿江道路;
河富大道建设工程:延伸河西大道,建设河富大道,实现黄石城区与阳新沿江城镇带的对接;
黄荆山北麓沿山道路建设工程:提升山北出行能力;
黄思湾隧道复线工程和月亮山隧道建设工程:强化中心城区与黄金山南北多重对接;
宝山路、圣明路路延伸工程:形成与山南地区及大冶湖地区的多重对接;
下陆、铁山路网改造建设工程:实施东方大道二期、长乐大道及延伸段、东景路延伸、苏州路延伸(与发展大道对接)和铁山106国道—铁贺线(跨火车站)立交桥建设,改善下陆区、铁山区路网结构。
2、加强电网建设。充分发挥黄石电网作为鄂东电网负荷中心和供电枢纽的作用,建设结构合理、运行安全可靠、高效低耗、供电能力强的一流电网。重点建设以500千伏磁湖变电站、西塞电厂、黄石电厂为中心的220千伏放射与单环网相结合的骨干输电网架,加快110千伏变电站布点,稳步推进66千伏系统的升级改造。重点加强各工业园区、开发区电网建设。加强城镇照明和背街小巷路灯建设管理。
3、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和给排水能力。市区综合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大冶、阳新达到50年一遇。推进供水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各开  发区、工业园区的供水设施,新建西塞山水厂黄金山供水加压站和东方山供水系统。加快城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提高供水管网的安全可靠性。增强城区排渍能力,加快河口、西塞、黄思湾等片区排渍工程和长乐山、铁山排洪港渠建设,完善内湖水循环体系,控制内湖水位,扩容抽排泵站,完成黄石市区排渍泵站电源双回路改造。
4、加强城市绿化景观和公园建设。加快建设改造沿长江、环磁湖(青山湖)和东方山、大众山、黄荆山、月亮山景观带,改造城市主干道景观。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和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老城区、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和住宅小区绿化覆盖率。
专栏8:黄石城区公园和环磁湖景观带建设
城市公园:新建儿童公园,扩建团城山公园,建设黄荆山森林公园、大众山公园(植物园)、鹿獐山公园、骆驼山公园、柯尔山公园;
环磁湖景观带:磁湖南岸景观、东南片景观、磁湖西岸二期景观、磁湖北岸三期景观、团城山湿地公园和杭州东路沿线景观。
5、提高天然气覆盖率和城市供热水平。加快城区供气管网与省级黄大高压管线连接,完成城区天然气管道、气门站、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居民使用天然气气化率达到60%以上,扩大企业、出租车和公交车用气面。实施黄石电厂热电联供管网延伸工程,实现向黄石港、胜阳港、陈家湾和团城山地区工商业用户和居民供热。
五、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新农村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坚持“一主三化”,发挥特色和优势,明确发展定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中小企业群体,发展民营经济,壮大产业规模。支持大冶市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加快发展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文化旅游产业,争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排头兵。支持阳新县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脱贫致富的示范区和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打造“三基地一乡一区”,即以小曲原酒和油脂加工为主的中部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车用、船用轴瓦为主的中部地区重要的机械制造生产基地,辐射鄂东赣北皖西的区域性港口物流基地,中国油茶之乡和鄂东地区红色生态旅游风景区。
(二)全面推进村镇建设和环境治理
全面推进村镇建设。集约发展,超前安排,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培育发展中心镇,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新型小城镇,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动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向小集镇、中心镇集中,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在城镇发展中规范农民建房,整治违章乱建行为。积极推进省级示范镇灵乡镇和浮屠镇、市级示范镇大箕铺和大王镇新农村试点镇建设。继续推进全市15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7个市级示范村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四两”(“两减”、“两清”、“两治”、“两创”)工程,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及污染物治理,以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为重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四清五建六改”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保护和恢复农村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改变农村能源结构,严把环境准入关口,防止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水利设施
(1)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以保障防洪安全,促进航运发展,实现水资源及岸线、洲滩、江砂资源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加强综合治理,科学有效管理河道,重点实施黄石江滩防洪综合整治工程、阳新富水下游水利血防工程以及大冶湖大港、铁三港、三溪河等8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推进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实施重点区域山洪防治工程。
(2)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编修和完善重点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水库控制水位度汛调度方案,加强重点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继续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老化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高河、三里七、红峰、祝家庄、沙嘴等11座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
(3)大型灌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实施重点涝区治理和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抗灾水平。实施阳新富水泵站、大冶红旗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提升富河两岸、大冶湖流域的灌溉排涝能力。
(4)蓄滞洪区建设。完成网湖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和围堤建设工程,提升防洪标准。
2、农村交通设施。全面提高县乡公路路面铺装率和道路等级,重点改造县通乡公路,建设乡镇与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继续实施通村公路连网和村组公路硬化改造,将通村公路向农林渔场和小型休闲旅游点延伸,重点支持新农村示范区、试点镇和贫困帮扶点的公路建设。坚持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农村“渡改桥”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推进农村交通设施的安全改造。
3、农村电网。重点对供电半径大于15km的农网、电压难以保证的农村边远地区,加快建设35千伏电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服务。
4、农村安全饮水。做好饮水水源地保护利用规划,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重点做好王英水库、大冶保安湖等水源地保护,扩大农村集中供水覆盖范围,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村人口全部饮用安全水。
5、农村广播电视。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实施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偏远的农村地区提供公益性有偿服务,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进一步巩固无线覆盖成果,为广大农村地区群众提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
(四)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
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方针,创新扶贫方式,加大扶贫投入,建立全覆盖体系。
1、搬迁(移民)扶贫。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居住在边远山库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特困人口,继续分阶段实施人口迁移,完成2000户搬迁,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工作。
2、老区和贫困地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以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继续在大冶市、阳新县76个贫困村、老区村中开展整村推进扶贫,高质量地完成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老区村的发展项目。
(五)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1、统筹制订城乡发展规划。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将农村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管理新体制。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按照区域空间管治的要求,对农村建设提出引导和控制措施。
2、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为重点对象,积极探索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可流动转移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以大病统筹为重点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规模,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新农合参保(合)全覆盖。
3、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劳动者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解决好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及子女上学等突出问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建立利用再就业资金、支农资金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扶持机制和管理机制,实现城乡劳动者在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同等优惠。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制度。加快建立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主、多功能、多种培训的综合实训基地,加大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每年培训农民工总数不低于4万人,逐步形成农民培训与转移有机结合的服务体系。
六、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以节约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
1、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加强共伴生矿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矿石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为重点,开展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实施尾矿生态型战略储备,积极发展煤矸石发电和尾矿尾砂、冶炼炉渣中有价金属的再选回收,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及资源化储存能力。以再生金属及废旧轮胎、塑料、汽车、家电等为重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支持建设再生资源工业园和废钢、废杂铜、废铝交易市场,支持废旧汽车、家电拆解利用企业发展,形成回收、加工、交易一条龙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体系,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2、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建立绿色经济统计、跟踪和评价体系,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鼓励企业发展循环型生产模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渣、灰、气、液、余热、余压等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建设循环型产业体系,进一步扩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范围,实现可回收资源在企业间和产业间的再循环,建设下陆长乐、黄金山、西塞山等3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立体循环种养殖模式。积极倡导与循环型发展方式相一致的观念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建设循环型社会。
3、发展低碳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低碳技术及产品产业化,减少高耗能产业带来的结构性能源消耗。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合理消费煤炭,加快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创建黄金山省级低碳经济示范园,争创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建立排污权交易中的碳排放市场,引导企业运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开展碳交易。大力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围绕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工业企业节能、生态造林等方面储备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鼓励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增强市民减排意识,推进低碳型社会建设。
4、节约能源。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着力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关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强对重点企业能耗的监督检查,大力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实施燃煤工业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等八大重点节能工程及一批节能技改项目。推进节能型社会建设,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民用和商用节能,实现社会节能常态化。
5、节约用水。坚持“开源、节流、涵养”三位一体,以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完善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阶梯式”水价,着力抓好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三个环节,大力实施高耗水行业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技术、节水设备和节水器具,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到201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
6、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积极抢抓黄石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城市机遇,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切实加强节地责任考核,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坚持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68万公顷。全面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展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实行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治理。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增强村民土地管理意识,遏制乱搭乱建。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引导农民积极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进一步加大低丘岗地开发和低产林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农用地与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工矿废弃地复垦,发展农村集中型住宅、城市节地型住宅。
7、节约原材料。加强对冶金、建材、建筑、机械、纺织等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降低工艺过程消耗,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鼓励使用再生材料,促进木材节约代用,减少一次性筷子、塑料袋、餐盒等物品的生产使用。抑制产品过度包装,积极推广散装水泥,鼓励包装物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提高核与辐射监管能力。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保障环境安全。
1、水环境保护。实施流域水环境保护工程和水系网络构筑修复工程,大力推进长江黄石段及中小河流污染水域治理,加强对重点湖泊的保护,启动大冶湖生态修复前期工程,实施网湖、保安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城市小型景观湖泊治理,实施“四湖”(磁湖、青山湖、青港湖、大冶湖)水环境修复工程,加强尹家湖、铁金港等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对冶炼压延、化工医药、食品饮料等重点行业工业废水排放监管,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河口、黄金山、大冶城西北、阳新工业园等一批污水处理项目,逐步完善污水收集、截流二、三级管网、污泥处理处置等相关设施建设,增加脱氮除磷功能,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完善地下水污染监测评价体系和防治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以有色集团冶炼厂砷渣、振华化工铬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堆场、垃圾填埋场、各类矿山选场等为重点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防治长江黄石段、富水、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污染,开展备用饮用水源地规划与建设,建立水质公告制度,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2、大气环境保护。建立全市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监控。加大电力行业的脱硫、脱氮设施建设步伐,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等手段改造燃煤锅炉,抓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对重点行业锅炉进行改造,安装高效除尘收尘设施,改善城乡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控制烟煤型污染,全面控制和削减颗粒物排放。“十二五”期间,力争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3、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开展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重点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工作,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加快推进土壤污染修复,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实施罗桥地区土壤镉污染修复治理等工程。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科学灌溉,实施酸雨控制工程,严禁固体废弃物向农村地区转移,从源头上切断农村地区土壤污染源。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全面防范环境风险。强化含油、含重金属、含有毒有机物的工业污泥的处置工作,加大对医疗废物的处置监管力度,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逐步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按照垃圾收集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县和乡镇简易垃圾处理或堆放设施,改造垃圾收集、转运站点,逐步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杜绝市域外各种有毒、有害废物以各种形式流入我市。
5、辐射、放射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完备的辐射管理信息系统和放射性污染源管理数据库,实行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完善辐射事故预警机制,做好社区、学校等重点场所电磁辐射水平监测,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辐射、放射事故的能力。强化放射源的跟踪管理,实行放射源身份管理与转移备案制度、退役源申报制度,建立完善放射性废物安全收运系统。优化电磁辐射设施及设备的整体布局,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实施电磁辐射区域控制。
6、生态环境修复。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以及“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加大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相应机制。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和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板岩山二期治理工程,实施病险尾砂库整治等项目,重点开展废弃矿山土地复垦。实施矿山采空区、塌陷区、排土场和露天采坑生态治理,重点实施黄荆山北麓23个、南麓23个和长乐山沿线7个开山塘口修复治理、5.56万公顷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抓好江河防护林带和交通道路沿线绿化带建设,增加水土涵养能力,防治水土流失,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7、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以培育发展低碳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建立完善温室气体减排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七、科教兴市与人才强市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教育优先,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全面落实国家、省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智力、人才支撑,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建设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市的目标和要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1、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工程化开发,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大力扶持和培育各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评估、专利代理、产权交易、排污权交易、贷款担保、科技金融、风险投资等科技服务机构和组织,依托重点骨干企业,组建行业性技术联盟和行业科技公共服务机构。加快科技创业平台、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展服务平台类别,提升科技服务平台功能,健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贸易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国家级示范中心黄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以省级示范中心大冶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各县(市)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基础,各专业型分中心为骨干的全市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以国家级创业孵化器黄石磁湖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县(市)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骨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服务体系建设。
2、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和技术攻关。以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制造业信息化为主线,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以磁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的科技园区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科技示范产业园发展,积极引导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向科技园区集聚,实现规模化经营、特色化发展。提高依靠科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优先推进冶金、机械、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和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加强医疗、卫生、防疫、食品等民生科技的研究和应用,实施200项重点科技项目,开发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新产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深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继续保持我市制造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全省市州中的先进地位。推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
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大力实施技改项目,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和竞争。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协作,推进联合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引进项目消化创新,到2015年,国家和省级企业工程中心发展到10家。全面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进一步抓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和企业研发投入按150%税前加计扣除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4、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努力建设自主知识产权丰富、转化渠道畅通、工作体系完善、发  展环境优良的知识产权强市。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具有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增幅10%以上,50%的规模以上企业及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具备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5、不断推进科学普及工作。加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和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技术和发明竞赛等群众性科普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重点提升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
(二)优先发展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形成各类教育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市整体教育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1、巩固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每个县(市)区、乡镇建设一所学前教育示范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不断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合理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和资源分配,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不断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逐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力争到2015年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继续做好高中学校改扩建工作,不断改善高中阶段办学条件;推动高中学校高质量、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黄石市区、大冶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进一步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残疾学生入学率。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工作,继续拓展中职招生范围,不断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为重点,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到2015年,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5万人左右。加强中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职教园区建设,调整专业结构,优先发展特色优势专业,新增省级示范(重点)专业5—6个,重点打造一批与黄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有一定基础的品牌专业。加强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能力建设,以推行职业培训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重点,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就业能力,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3、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水平。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努力增加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和新专业。加强科技创新,做好省重点实验室、“楚天学者岗”建设、硕士点立项、增列与建设工作。有效统筹地方高教资源,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强校地合作,实施“百师进百企”工程,推进建设与黄石产业紧密相关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完成湖北师范学院创建湖北师范大学工作,支持黄石理工学院更名和硕士点建设工作,促进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发展,构建定位合理、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专栏9:教育事业重大项目
建设黄金山高中,实施黄石二中、三中、七中、实验高中、有色一中改扩建;
完成大冶、阳新职教中心建设,市艺术学校改扩建和湖北城市职业学校二期改造;
在黄金山新区规划建设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新校区,完成湖师文理学院搬迁。
(三)加强人才开发管理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2万人,人才竞争力进入全省前列。
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促进人才规模、结构、素质的全面提升。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人才需求,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专业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大幅增长。着力提高第一产业人才密度,积极调整第二产业人才分布,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大党政机关干部培养力度,确保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党政机关人才总数的90%以上。开辟企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探索建立“岗位+项目+人才”的合作模式,继续开展博士后科技行和专家行活动,鼓励、支持企业申报博士后产业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力争到2015年全市企业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达到10家。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中级、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大冶市、阳新县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县的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市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统一、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开辟武汉城市圈人才自由流动通道。
2、创新人才开发和管理体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坚持科学、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务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等办法,探索建立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着力提高公务员的执政和操作能力。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继续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深化职称改革,全面推行专业资格制度,建立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人事公共服务平台,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市场进行有机对接和整合,进一步推进乡镇、街道、社区基础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与武汉城市圈及外省人才互联平台,建立全市高层次人才数据库,鼓励高层次人才跨区域开展各种智力服务。盘活人才资源存量,落实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
八、改善民生与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建共享。
(一)努力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
坚持把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努力扩大就业。深入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进一步健全政策支持和创业培训体系,优化创业服务体系,突出以创业带就业。积极实施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外出人员带资金、技术、信息、项目回乡创业,大力宣传“产业第一,尊重企业家”,强化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观念,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积极支持就业容量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民营经济,推进形成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以发展促就业。统筹城乡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改制、关闭企业和裁员企业职工、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再就业。健全扩大就业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到2015年,基本实现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目标。
2、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并确保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公务员工资中津补贴增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机制。优化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努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逐步改变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局面。
(二)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具有黄石特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全市社会保障水平。
1、扩大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统一、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将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村干部和农民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解决集体工、家属工、城镇未参保老年居民养老等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健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医药保障和管理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好未参保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医保待遇偏低问题。到2015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56万人、10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实施“金保工程”二期、市就业实训基地、市社保服务综合大楼等重点项目。
2、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其他专项救助相衔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稳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不低于60%,实现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自愿条件下全部集中供养。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以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大病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医疗救助体系。大力发展以老年人、孤儿、残疾人为重点的适度普惠型福利事业,继续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完善困难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津贴制度,稳步提高孤儿养育标准,逐步改善残疾人福利。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进一步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网络,加强福利彩票的发行管理。实施市优抚医院改扩建工程、大冶光荣院等“四院”整体搬迁工程。
3、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抢抓被列为全国公共租赁住房试点城市和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机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以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和园区、新区、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政策资源,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具有黄石特色、覆盖城镇户籍人口全体中低收入家庭(包括新就业职工,特别是新毕业大学生以及特殊群体)、惠及外来务工人员、投入主体多元、建设标准适当、配租公平合理、流转规范有序和监督管理高效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全面完成城区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到2015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以上,人均住宅建筑面积16㎡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有效化解拆迁矛盾纠纷,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加强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覆盖面、市场化程度和服务水平。
(三)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与卫生服务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充分发挥二级以上医院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加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和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加大城区医院整合力度,改善医疗诊治条件,提高诊治水平,将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分别打造成鄂东地区医疗中心和中医龙头医院。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配套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每个乡镇至少保留一家公立卫生院,积极探索国有农场职工医院县办县管的管理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对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重点加强职业性危害、食源性危害的预防和监控。巩固血防达标成果,确保疫区不发生疫情反弹,加强对矽肺病的防治,有效控制艾滋病的增长态势。加大投入,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精神卫生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全市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确保基本医疗药物全部纳入医疗报销范围。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促进红十字会事业发展。实施大冶人民医院、阳新中医院、市中心医院住院楼,市一医院外科手术楼、市二医院精神病大楼等重点项目。
九、弘扬矿冶文化与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加快以矿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大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切实增强黄石发展的软实力。
(一)大力推进矿冶文化建设
依托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推进矿冶文化研究,传播、弘扬、发展矿冶文化。打造“中国?黄石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特色文化品牌,切实加强节庆项目的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加快建设一批以矿冶文化为主题的经典景区,重点推进华新水泥旧址博物馆(公园)、新冶钢汉冶萍高炉旧址(博物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保护和建设好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积极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大力开展矿冶遗产普查工作,全面加强矿冶文明、青铜文化、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珍视黄石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山水资源、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着意“显山露水”,促进“山、江、湖、堤、岛、城”等景观元素的交融,保留城市文脉,彰显黄石矿冶文化和山水园林的双重魅力,塑造城市个性。建设大冶青铜文化名城、铁山矿冶文化名区,全力申报和创建黄石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弘扬矿冶文化蕴含的城市精神,激发黄石人民创新、创业、创造动力。
(二)提高全市人民文明素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加快形成具有时代特征、黄石特色的市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养道德典型。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网络,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和扶持公益性文化服务,免费对外开放各级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乡村、社区、企业、校园、军营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围绕“五有一培育”,即有当地文化特色、有特色文化活动、有文化建设项目、有文化营运主体、有文化消费主体、把品牌培育成当地文化产业,打造“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加强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节?西塞神舟会的推介和外延建设,对阳新采茶戏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介和保护。加强文化艺术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组织好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到“十二五”末,推出1—2项(台)具备国家水准、反映时代精神、体现黄石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重点文艺精品。加强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和建设。
构建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学生体育、职工体育、农村体育和老年人、残疾人体育的健康发展,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立和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体操、跳水、田径、游泳、乒乓球等优势项目的扶持力度,力争有两所学校进入全国优秀传统项目学校行列,继续保持体育运动成绩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建设体育强市。
(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共享功能和作用,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完善以市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四馆一中心”为核心的文化半岛建设和管理,打造文化发展集聚区和文化品牌。
——规划建设黄石市矿冶文化博物馆、展览馆、社文中心大楼、少儿图书馆,改造建设市群艺馆,建设市图书城;完善乡镇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到“十二五”末,全市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完成市级基础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工作,建设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等网络文化载体。
——重建中国乒乓球队黄石训练基地,建成奥林匹克健身中心、黄石市体操综合训练馆,规划建设黄金山体育中心(体育休闲公园)。开辟小型多样体育场地,城市各区至少规划建设一个综合体育馆和标准游泳池,完成农村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全市人均享有的体育健身场地面积达到或超过国家平均水平。推进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完成大冶、阳新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整体转换,建设黄石市有线广播电视二、三期光纤环网,建设鄂东节目内容分发中心和黄石市广播影视综合服务中心。
——不断完善地方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电子档案数据容灾管理体系,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达到国家级标准。
——配合城市广场、文化广场、绿化广场的建设,竖立一批与广场配套协调的、反映黄石城市风貌、体现矿冶文化的雕塑。
(五)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艺演出和娱乐、体育业、艺术培训、艺术品等六大产业,促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娱乐、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市GDP增幅,将大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1、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矿冶文化和山水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对接和融合。着力发展以矿冶文化为特色的工业旅游,鼓励和支持大冶铁矿、大冶有色、新冶钢、华新、劲牌酒业、东贝等企业配套发展现代工业旅游,打造形成黄石矿冶文化?现代工业旅游品牌。积极推进磁湖、仙岛湖、保安湖和东方山、西塞山、小雷山、七峰山等“三湖四山”旅游发展,培育形成黄石山水旅游名片。抢抓黄石红色旅游列入全国红色旅游二期规划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黄石市红色旅游专项规划暨重点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红三军团诞生地、大冶中心县委旧址、大冶兵暴旧址、龙港革命旧址、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王平将军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规划建设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大冶青铜文化旅游区、东方山宗教矿冶文化旅游景区、西塞神舟会?端午民俗文化旅游区、阳新生态古民居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促进矿冶文化、宗教文化旅游和红色、生态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到2015年,旅游业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建成4A级以上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4家,五星级酒店3家,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2、现代传媒业。广播影视业:发挥广播电视的资源优势,全面提升节目生产、传输覆盖、安全保障、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广播影视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积极拓展广播电视广告市场,开展有线电视增值业务,广播电视品牌效应和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3名,将黄石广电打造成为省域强势媒体。报刊图书业:支持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做强做大,发展成为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传媒集团,使《黄石日报》在全国同级党报中有较大影响,《东楚晚报》跻身全国晚报50强,《大江报》在异地建立成熟的市场,东楚网?黄石新闻网成为鄂东地区最大的门户网站。培育区域性现代化书刊物流企业集团,促进印刷、出版企业集聚发展,建设东楚传媒文化产业园、广电传媒影视动漫基地、黄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
3、文艺演出和娱乐业。大力支持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大众化娱乐项目和经营活动的发展,不断优化文化娱乐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演出中介服务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区域性演出市场网络的形成。重点扶持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团体、大型文化品牌娱乐场所,支持“磁湖梦”等演艺娱乐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方向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艺演出和娱乐活动,推动农村文化艺术演出市场发展。
4、体育业。大力引导体育消费,培育发展体育市场,努力满足不同人群体育消费的多元化需求。培育发展体育休闲健身和健康保健业,为体育培训和保健、球类、游泳等群众体育和健康活动提供服务和创造条件;打造“磁湖健身圈”、“保安湖运动休闲健身圈”,发展景观、旅游体育;充分发挥我市体育场馆的功能,拓展竞赛表演市场;提升体育用品市场的业态水平。
5、艺术品业。突出地域特色,培育文化艺术品市场,重点发展孔雀石、黄石玉、青铜器、石雕、木雕、根雕、布雕、布贴画等富有特色的艺术产品,扶持书画等传统艺术,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专业性艺术品市场,建设市域古玩字画特色街。通过多种形式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质和欣赏审美品位,发展收藏、鉴赏家队伍。
6、艺术培训业。鼓励专业艺术院校、文艺机构和社会力量面向市场发展适应社会各层次的艺术培训项目,规范社会艺术教育培训行为,建立开放型、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培训模式,促进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的艺术教育培训机构。
(六)推进文化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领域的融合互动。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和完善文艺院团管理制度,加快出版发行单位和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逐步将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深化新闻媒体改革,推进宣传与经营两分开。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产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加快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和文化经纪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内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参与国际、国内和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两集中一代办”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总结、推广铁山区“大部制”改革和扁平化管理改革经验,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最大限度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理顺办理程序,强化后续监管,建立职责清晰、运转协调、顺畅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大力实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制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后评价制度。全面推广招标投标制度,建立完善行政监督协调机制、统一评标专家库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行业自律机制,依法规范招投标活动。放宽投资领域,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积极搭建各类投融资平台,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投融资体系。
3、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按照发展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不同要求,坚持政事政资分开、管办分离,实施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推进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事业改革,进一步放开建设和运营市场,促进公平竞争。
4、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的农村产权制度。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培植种植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配套改革,完善管理机构和中介服务,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流转机制,促进林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深化“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及农业“小三场”改革,加快试点村改革步伐。
5、推进改革试验先行区建设。重点推进黄金山低碳经济示范区、大冶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市县合作共建示范区、下陆长乐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四大改革试验先行区建设。创新“两型”产业发展机制,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市场主体建设
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大力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加大国有资本进入优势产业力度,扩大国有资本规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力争到2015年,全市国有资产总量达到650亿元,全市出资企业国有资本达到200亿元。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多渠道筹措资金,弥补职工安置资金缺口,减轻企业包袱,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和监管制度体系,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制度,加快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步伐。探索建立国有非经营性资产监管体制,逐步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纳入监管范围。
2、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支持其扩张、兼并重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辅导、自主创新、清洁生产、人才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和相关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领域,全部对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在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支持本土企业加快发展。
(三)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推进区域发展的“两圈一带”战略,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构建湖北东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1、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充分发挥黄石工业、交通、科技等比较优势,把黄石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鄂东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矿冶文化旅游中心,进一步增强黄石在武汉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地位。重点加强与武汉市的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和科教的融合,强化交通对接,积极承接汽车零部件、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转移,加强与武汉新港、武汉富士康、8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的对接;大力鼓励和支持黄石的优势工业品和农副产品进入武汉大市场,与武汉商贸业联动互补;充分利用武汉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来黄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转化基地,在人才、教育、医疗卫生、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加强与黄冈、咸宁、鄂州的互动发展,积极开展与浠水县的跨江联合开发试点,加强与散花新城对接;依托棋盘洲长江大桥建设,推进与蕲春县的互动发展;强化与鄂州花湖协调互动,实施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湖北长江武汉——黄石段的开放建设,建设现代产业密集带和新型城镇连绵带,构筑长江经济带东翼的战略支点。
2、增强经济开发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加强各级各类开发区的统一规划,促进相互间的联合联动,增强与武汉东湖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武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对接,做到合理定位、集约发展、共同繁荣,打造长江中游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采取托管、直管、代管和“园外园”、“区中园”等多种形式,创新开放开发、共创共建的体制机制,推进各类开发区资源整合。按照产业和功能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支撑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各类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优势,申报筹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打造承接国内外加工贸易转移的重要平台。
3、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理念,明确投资政策和准入条件,统一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整合县(市)区和部门产业招商责任部门力量,避免恶性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围绕主导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大型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实施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特色优势产业。以黄石市水污染综合治理利用亚行贷款项目为契机,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贷款。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亿美元,年均增长10%。
4、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坚持科技兴贸、品牌兴贸,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在做大做强一般贸易出口的同时,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企业扩大出口,培育5家年出口过1亿美元的企业,15家年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00家年出口过100万美元的企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转移的能力。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在深度开发日本、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扩大对欧美市场出口,开拓俄罗斯、非洲、中东、印度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不断提高新兴市场的出口份额。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市场销售基地,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十二五”期间,外贸出口累计达到41亿美元,年均增长12%以上。
十一、社会管理与和谐黄石建设
促进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黄石。
(一)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1、政治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强人权保障。
2、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法制黄石建设,加强依法行政,维护法制权威,提高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的法制化水平。改进和加强地方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完成“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加强和完善律师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现法律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切实加强公证工作,依法行使公证职能。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3、基层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的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进一步推广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充分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重视和发挥社会自治组织在协调社会利益和调处社会纠纷方面的功能。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依法自主参与社会管理,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各类社团、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的作用,培育、引导社会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民间组织管理法制化。完善社区工作保障机制,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二)促进人口健康发展
1、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到2015年,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270万以内。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倡导科学文明的现代婚育文化,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切实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着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促进流动人口基本服务均等化,引导人口在城乡间、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探索建立和实施有利于计生家庭的户籍、土地、教育、就业、福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行社会化养老服务,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保障老年人权益。加强城乡老年福利机构和养老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实体,全市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5张以上,积极培育和扶持老年人口相关产业及专业人员,高度关注和加强农村老年工作。
3、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参与的社会化妇女维权机制,保障妇女平等接受教育和平等就业的权利。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加大对弱势儿童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黄金山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分立和新建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4、保障残疾人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残疾人康复、就学、就业困难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和维护,促进残疾人平等参加社会生活。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要求,建立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机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1、增强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全市自然灾害、环境生态安全体系和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设施及功能,实施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重大环境生态事件预警、监控,加强民防、消防、防震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平台的作用,推进各应急相关部门的整体联动,资源共享。加强粮食、石油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物资和重要商品的储备保障,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应急避难所建设。加强民事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和疏散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空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监管;加强种植、养殖业生产源头管理,规范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
3、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重点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到2015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10%以上。
4、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增强司法保障能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建设“平安黄石”。实施宽严相济的政策,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区及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公共安全服务设施和项目建设,加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基础建设,着力加强社会综合管理、重点人员管控场所、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社区矫正、城市视频监控、互联网建设管理、政法综治信息平台等社会服务管理平台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改进和完善信访工作,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四)做好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
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依法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抓好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工作,加强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国防动员能力。进一步推动“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深入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随军家属就业工作,加大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力度,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十二、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建立规划实施和保障机制,努力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保持投资增长力度
努力扩大投资总量,提高生产性投资的产出效益和公益性投资的社会效益,增强投资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支撑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防范政府投资风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提高民间投资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节水、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创业机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价格调控能力,健全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政策,规范各类收费,加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稳定。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文化、体育健身、娱乐、旅游、信息等新兴服务消费,认真落实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推动通讯工具、电脑等普及,鼓励节能环保轿车进入家庭,推行持卡消费、网上购物等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加大家电下乡、农机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创造和激发农村新的市场需求。
(三)完善公共财政政策
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市级财政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法定支出、公益事业发展、节能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倾斜。完善财政体制,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四)强化产业政策导向
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加强信贷、财税、土地、环保、价格、生产许可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增强对全市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的管理和调控力度,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实行严格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加强监管,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生产能力,加快淘汰小钢铁、小选场、小造纸、小作坊等落后产能,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按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就业的要求,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接续替代产业的扶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产业素质。
(五)加强质量技术和精品名牌创建工作
健全完善质量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市长质量奖评定活动,形成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加快区域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建设特殊钢、铜板带、压缩机、新型建材检测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进黄石技术标准工作,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参与制定省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建全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控体系,全力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着力打造“黄石制造”品牌,到2015年,全市力争培育世界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湖北名牌产品100个,主要产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引导、培育、创新、发展”为着力点,积极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提升我市商标发展总体水平,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00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5件,省级著名商标80件,市级知名商标达到100件。
(六)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政府执行力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营造廉洁、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努力建设“信用黄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各类商品要素自由流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七)保障规划实施
本《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主要体现政府战略意图、市场主体行为方向和政府工作重点,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市“十二五”各专项规划和先期编制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三园一带”规划等专项规划,应在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与《规划纲要》相衔接,相同的指标、内容以本《规划纲要》为准,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直各部门专项规划要与《规划纲要》协调一致。必须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确保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依据《规划纲要》,研究制订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年度落实主要目标和任务。《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其他重要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要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分解落实到有关地区和部门。市政府各部门和县(市)区政府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措施,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实行中期评估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修编、调整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规划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来源: 区政府办 ]

鄂公网安备 42020402000022号